外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外院新闻 >> 正文
公示语治理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5:55    作者:陈梦谣 熊丹    点击:[]

11月15日,公示语治理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共同主办,共有来自国内40余所高校的80名专家及青年学者参加。



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主持。山东省委外办翻译中心主任姜云云,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王彦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山东省翻译协会秘书长李彦文分别致辞,他们对与会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山东大学在推动公示语治理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期待大家通过本次研讨会碰撞思想、贡献智慧,共同推动公示语治理研究和实践迈上新台阶。


4A0A

4332

4896

47ED


研讨会分为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及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报告三个环节。上半段主旨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邹煜教授主持。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部《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王银泉教授作题为《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标准研制的若干棘手问题》的报告。他基于近二十年参与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标准研制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我国公示语英译在国家标准制定、地方规范建设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共性难题,他回顾多省市标准审定与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的经历,指出当前管理协调与专业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提升我国公示语翻译规范化与专业化水平的关键路径。


7D15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作题为《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化城市多语共存》的报告。她以纽约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国际化城市的多语共存机制,通过多年田野调查展示族裔社区的语言生活、虚拟空间的多语实践及群际互动特征,揭示族裔认同、语言态度与社会整合的复杂关系,并系统分析政府在市政管理、公共服务与语言保障中的多语治理模式,强调多语资源在全球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5BAB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方小兵教授作题为《语言景观的治理禀赋: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与治理媒介》的报告。他系统阐述了语言景观研究的描写、批评和建构三大范式及其哲学基础与方法论。报告梳理了语言景观从被动呈现政策的“治理对象”、揭示权力关系的“治理工具”,到强调服务与连接的“治理资源”的演进逻辑 ,强调了将语言景观视为社会基础设施,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秩序、发展、公平与认同建构作用。


5C02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作题为是《城市语言景观研究:研究路径与个案实践》的报告。他从城市建设转型出发,系统梳理语言景观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国内热点,结合北京典型社区、商业街区与历史街区的案例,展示语言景观在城市治理、文化认同与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强调多学科、多方法融合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开展更具公共性与实践导向的语言景观治理研究路径。


6E43


下半段主旨报告由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小春主持。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政策与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袁伟研究员的作题为《新中国城市语言政策演进及思考》的报告。他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语言政策的三个阶段,城市语言政策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强调“十五五”时期应围绕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等城市建设目标,重点提升语言文明素养、语言服务能力及人工智能治理水平,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5827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邹煜教授作题为《智能时代的公示语研究与治理路径》的报告。他指出公示语治理在技术资源、语境适配和主体专业化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构建“规范-语料-智能-协同”的多维治理体系,呼吁未来需加强跨学科融合,构建开放共享的语料生态,并在智能化进程中守住人文底线,实现公示语治理的精准化与人性化。


8918


山东大学国学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彦文教授作题为《从标准制定到落实推广:山东省公共场所汉语标识译写的系统化推进》的报告。她以山东省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通过“标准制定、充实词条、推进立法、启动平台、部署推广”的闭环式推进机制,表示山东省通过专家研讨、全省案例推广及媒体解读,实现了从立法到落地的无缝衔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86C3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教授作题为《法国巴黎的多语环境建设--以文旅和交通领域为例》的报告。他首先阐述了法国语言政策从“法语优先”到“多语并存”的转变动因,在介绍了文旅和交通两个重点领域的具体举措。在文旅领域,卢浮宫通过四语标识、多语种语音导览和数字平台等,实现了外国游客的无障碍体验;在交通领域,戴高乐机场通过多语标识及电子屏、数字化服务平台和高端人员服务等,每年为超7000万旅客提供了优质服务。


6C70


圆桌论坛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洪东教授主持。

西藏大学外国语学院谭益兰教授结合西藏实践,指出汉藏英三语公示语规范建设已通过地方标准制定和咨政报告推动,但边疆地区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仍面临资源不足问题。她强调,西藏的公示语治理不仅关乎旅游软环境,更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南京大学外语规范应用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小春分享了江苏省在公共服务领域外语使用调研与监测的经验。她提到,江苏通过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本地化推广,将语言规范化融入城市管理,但需进一步解决部门协同中的数据共享难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杜宜阳则聚焦数智技术赋能与协同机制。他提出,标识译写规范应通过AI和大数据实现动态优化,例如构建国家级语料平台;同时,多主体协同需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政府-学界-公众的联动机制。


D84F


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报告环节,与会者围绕城市语言景观、公示语治理与翻译规范化、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报告聚焦于旅游、儿童友好城市、地铁、社区等具体场景,并结合城市社会学、数字治理、元功能理论等视角,探索多语共存与治理优化的实践路径。


FA21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翻译与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下一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将联合多个部门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助力山东省城市国际形象塑造与文化软实力提升。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举办第六期“优苗计划”培训班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