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外院新闻 >> 正文
“我们的榜样”人物专访 ——张潇文 校长奖(研究创新类单项)得主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22:16    作者:韩唯佳 王文卿    点击:[]

榜样是火,点燃青年人心中理想的灯;榜样是灯,照亮青年人追梦的漫漫长路;榜样是路,引领青年人走向成功的彼岸。如果说青春是浩瀚的夜空,那榜样定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如果说青春是广阔的大海,那榜样定是大海中最美的浪花。榜样,是肆意拼搏的青春中最好的模样。

个人简介

张潇文,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2018级法英双语国际组织人才新文科实验班本科生。综合绩点班级排名第一。曾获山东大学学业奖一等两次,山东大学特长奖三次,社会奖学金一次。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三好学生,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20余项荣誉称号。参与科研竞赛18次,作为山大代表参与全国性学术活动9次,获联合国青年领袖精英班优秀学员,在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奖11次。以第一作者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参与两项省级和校级课题。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山东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分管主席等职,曾赴法国昂热西天主教大学进行短期交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来外国语学院,张潇文对法语专业满怀浪漫的幻想。2018年,外国语学院新建法英双语国际组织人才新文科实验班,这个全新的班级给予了她一个更为多样的选择。在这个极具创新性的复合型实验班的熏陶和培育下,她在两门外语的学习之外,还能扩展国际组织和国际政治的知识。它更像是为语言学习者打开的窗口,让她有机会去拥抱、去实现更多的可能。

经历了多次对外交流活动,张潇文受益匪浅:她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和跨学科知识,也是勇于发声、敢于表现的能力,还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感。她无时无刻不被时代青年和家国一体的责任感所感染。为此,她也向实验班背后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是学院和老师们搭建的平台带给她丰富的机会,指引着她向“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在外院的三年半时光里,她曾两次与外交部有近距离接触。一次是2020年9月,她被外院推荐参与外交部遴选。张潇文做了很多功课,也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演练面试场景。尽管最终没有入选,张潇文仍然感谢这次机会,让她真正体验到了外交官应具备多么专业的素养、多么出色的能力和多么强大的气场。另一次是2021年5月,她去北京参加全球胜任力青年领军人才训练营。在此期间,她有幸进入外交部大门,来到新闻发布会蓝厅,观看赵立坚举行例行记者会。在这里,她得以身临在荧幕中出现的场景,近距离感受外交部发言人时刻展现的大国风姿。向往外交部的这颗梦想种子,是张潇文高中时期便种下的,在外院的栽培下,这颗种子努力生根发芽,向阳生长。未来,她的步履更加坚定,身姿也更加挺拔。

临近毕业,她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张潇文感谢并热爱在图书馆闭馆音乐的悠扬中或在公教楼门卫大叔的催促中离开的每一个夜晚。在那之后,便是夜空和星辰陪伴她回寝的路。作为有理想有目标的外院人,张潇文会在毕业后继续充实自己,未来才能家国一体,投身时代,到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挑战自我,勇于创新

四年中,张潇文曾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多项比赛或会议,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经历带给她最大的意义便是实践能力的锻炼。知行需合一,参与国际事务,不仅需要在课上学习外语、国家方针政策或国际规则,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体验谈判过程。例如,张潇文曾作为法国代表参与了联合国模拟气候变化大会。通过此次经历,她真正了解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矛盾点在哪儿,也体验了如何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此次赛事大大加强了她的团队协作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国际谈判能力。

此外,张潇文认为这些经历极大地扩展了她的知识面。“我们不能局限在自己熟知和擅长的领域,还要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张潇文讲起她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经历。她根据已有的语言和国际关系基本知识,集结了来自体育学院、软件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同学,设计了一款服务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APP,为参会人员提供多语种翻译、体育赛事解读、国际礼仪讲解、大数据分析、GPS定位导航等服务。她从中不仅能学以致用,还能在多学科合作中收获友谊、丰富知识、开拓创新。

“大学是一个很好的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应试思维,要通过各种实践和活动参与这个社会的运作。”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张潇文坚信,优秀的人应做到既可埋首读书心无旁骛,又能躬行实践心系社会。

在报名校长奖研究创新类单项的时候,张潇文也曾怀疑过自己:作为一个文科生,一个外语学习者,她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和科研机会与更多的理科生比拼?但她此前积累的跨学科知识和丰富的跨文化经历改变了她对于文科生参与研究创新的看法,即注重文科的融合性和时代性。文科融合性指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她在广泛的跨学科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后疫情的绿色复苏,从区域国别研究到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从外交外事礼仪规范到国际组织的跨文化交流……张潇文在知识的海洋中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航道,而她热爱的外语便作为灯塔,为她照亮通往更广阔天地的方向。文科时代性是指和时代主题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作为一个文科生,要时刻紧跟时代,了解时事,熟悉政策。例如,她曾立足于当前新技术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短缺的时代背景,研究VR技术与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融合。此外,她也在论文中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和人民币数字化等议题。

张潇文鼓励文科的学弟学妹们:“文科生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无需妄自菲薄或限制自己的可能性。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行至终点前谁都无法确定哪个方向才是所谓‘捷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国家对新文科建设的重视、山大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领头羊等都是给予我们文科生的强大信心。”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学海无涯,探知有路。在学术科研方面,张潇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走上了科研创新的道路。

以学科交叉复合为根本。得益于班级“法语+英语+国际组织”的课程设置,她法语和英语专四成绩均获优秀,还掌握了国际组织、国际政治、国际法、公共政策等学科知识。本专业学习之外,兼修8门微专业课程。

以聚焦国际热点为方向。她关注全球治理和公共安全,她发表的三篇论文中有两篇关于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治理,一篇关于人民币数字化。又如,怀着对国际问题的关切,她也成为了山东大学学生区域国别与全球治理研究协会的首创成员。

以开展创新实践为道路。张潇文在丰富的科研经历中实践新文科。除比赛和会议外,她也曾到法国进行“田野式”的调查,亲身体验跨文化对比与交流;还曾访问中国联合国协会,与会长张丹女士交流。

本科期间发论文并非易事,但有志者事竟成。张潇文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四个建议。

一、早做准备。犹记得大二时,张潇文听取了一位学长的建议:本科期间可以尝试发表论文,这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竞争力,也是为研究生铺垫道路。张潇文便留心阅读文献,在广泛阅读中习得学术用语,培养科研素养。她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无论是通过图书馆的纸质期刊还是线上数据库,我们都能获取充足的学术资料。”

二、结合兴趣。自从打算发表论文,张潇文便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科研兴趣,主要通过课堂听讲和课下搜索两种途径。在国际政治类课堂上,老师总会讲到许多国关理论和国际热点,只要留心观察便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例如,张潇文就是在一门名为“全球治理与公共安全”的课上了解到“数字安全”概念,结合了“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上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最终确定了“人民币数字化安全”这个论题。

三、联系老师。要利用好写课程论文的机会。张潇文的一篇论文就是在课程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这离不开她课后联系老师进行批改和建议的努力,是老师指出了她的问题,并提供了几篇相关的、最新的文章供她参考。

四、不怕试错。张潇文鼓励大家不要因为自己是本科生就不敢投稿。尽管可能遭到拒绝,或者接受的期刊水平不高,但我们总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积累经验,为下一次蓄力。

心有所持,踽踽独行。张潇文坚信努力的意义,而校长奖便是努力浇灌出的繁花。生逢盛世,愿最好的我们能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努力发光发热,努力温暖绚烂。



上一条:山大再次入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 下一条:“我们的榜样”人物专访 ——任珏辰 校长奖(综合类)得主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