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岳南先生做客山东大学,于中心校区公教楼105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我与传记文学创作”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系第三十二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现场互动活跃,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李保杰教授致欢迎辞,对岳南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她简要介绍岳南的创作生涯,认为岳南秉承着山东人特有的豪迈与风骨,这份情怀也深深烙印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

随后,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赵白生教授介绍了岳南的创作成就和写作风格。他指出,岳南的创作既立足于严谨的史学考证,又兼具文学叙事的生动与温度。其作品成功地将沉寂的历史档案转化为有血有肉、可感可知的动人篇章,为大众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民国大师精神世界的窗口。这种“文史兼长”的独特风格,正是岳南作品能够雅俗共赏、广受赞誉的关键所在。

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岳南步入讲台,开启主讲环节。他以一贯的幽默风趣与平实生动的语言,分享了多年从事传记文学创作背后的精彩故事。从年轻时辗转各地求学的经历,到《风雪定陵》不同出版版本的流变演进;从三星堆考古现场的幕后点滴,到对全球考古技术日新月异的由衷赞叹——岳南将这些创作路上的艰辛与乐趣娓娓道来,展现出一位写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真相的执着,以及对人物的温情理解。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师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刻感受到传记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与其中蕴含的严谨治学精神。

讲座结束后,专家学者交流环节随即展开。李保杰指出,传记文学以 “人” 为核心,研究传记文学既是探索文学表达的边界,更是体悟 “如何做人” 的人文过程,二者在精神内核上高度契合。赵白生赞扬了岳南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媒体宣传手段的态度,以及始终坚守传记文学创作的初心与担当。清华大学王敬慧教授、东北大学杨林教授等四位专家亦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补充发言,从学术视角进一步丰富了对传记文学的讨论。

本次讲座不仅让与会师生近距离领略了名家的学识风范,更激发了大家对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浓厚兴趣。作为第三十二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既为年会搭建了 “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 对话的桥梁,也为传记文学领域的交流互鉴注入了鲜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