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张冰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洪楼译坛”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27    作者:李才秀    点击:[]

4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张冰教授应邀做客外国语学院2025年第3期“洪楼译坛”,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漫谈人文社会学科科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皮野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冰指出论文写作需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研究者的探索能力与学术主动性。他强调,学术论文在学生学业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研究者应在写作过程中聚焦真问题,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逻辑主线,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



在阐述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路径时,张冰指出,阅读是研究者成长的基石。他指出,阅读对于外语学习和论文写作意义重大,外语学习者需勤查字典,通过阅读积累单词、培养语感,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针对论文写作,张冰提到“研究型阅读”概念,强调研究者要在阅读中思考,做笔记、寻找问题和矛盾,培育批判性思维与问题捕捉能力。张冰还探讨了AI与文学创作、科研写作的关系,提到AI虽然可作为写作的辅助工具,但写作需人文精神浸润,算法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共鸣、逻辑推演与批判性思辨。最后,张冰提到翻译能力是外国文学研究者的核心素养,文学互译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他强调,面对当前中外文学交流“进口大于出口”的现状,研究者须树立文化自觉,不仅要精研外国文学经典,更要系统译介中国文学精品,在文学研究领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本次讲座系统阐释了论文写作的核心方法与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重点剖析了“问题意识”驱动下的学术创新、研究型阅读对批判性思维的塑造,以及翻译能力在文明互鉴中的意义。张冰鼓励研究者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学术逻辑,通过深度阅读培育学术敏感度,在AI技术赋能的同时坚守人文思辨的主体性,并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推动中外文化双向对话。讲座为参与师生梳理了语言学习和论文写作的方法论工具,对培养兼具语言功底、学术创造力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上一条:北京师范大学李炜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博约论坛” 下一条:香港教育大学副教授马清做客外国语学院“知新沙龙”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