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文辑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庆专栏 >> 院庆文辑 >> 正文
【校友回忆篇】80年代英语角的缘起(潘太猛)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9日 18:31    作者:    点击:[]

80年代英语角的缘起

谨以此小小回忆深深感怀山东大学朱泽汉老师,张育老师对济南社区英语教育的贡献,借以表达对山东大学外语老师的深深敬意和对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深深祝福。

——山东大学外文系1999级研究生 潘太猛

 

 

1、80年代英语角的缘起(作者照片)缘起济南大明湖的英语之角(Daming Lake English Corner)。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深入学习英语,几个小青年促成了济南第一家英语之角的建立。 起初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探讨英语翻译学习的问题,地点是在同学的家里。那时主要是在孙毅同学家,我住在郊区,离市里比较远,晚了就经常住在他那儿了。 当时学习的热情和努力,现在想想都感动。几次之后自然考虑到了口语练习的问题,因为不想在家里影响家人,就开始考虑别的形式。孙毅同学点子多信息灵,他提到了青岛有英语角,我当时感觉这个提议好就积极促成这个事情,打算成立济南的英语角。

那时我们经常到位于大明湖的省图书馆学习,后门就通着大明湖的暇园(当时大明湖还要票,从那儿进去就免费游览大明湖了)。

我们第一次聚会地点就选择在那里,大明湖暇园。那是在1985年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忘了什么季节了,但记得是穿着呢子大衣)。当时人不多,忘记都有谁了,但我和孙毅都在。 整个上午我们就在那儿说起英语来了,水平不怎么样吧但练得都很起劲。 感觉很好,效果也很好。我们就定下每周日的上午都在那儿聚。也打算扩大一下,邀请自己的同学好友及感兴趣的都参加。大明湖的英语角就这样自然形成了。

我告诉了我的同学赵鹏(当时在山大中文系学习),好像他也去过一次,他很赞同这个形式,也给我们进行了宣传。参加的人逐渐增多,几周后就几十个了,不久,济南日报或是大众日报的一个记者,记不清了,名字可能叫于闲,去进行了采访并在报纸上进行了报道,那一周去的人一下子就增多了。大家你一群,我一伙的就在那儿练上了,英语说得好的往往就被围了一大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院子里,在走廊上,在水塘边,饶有兴致地练习英语口语,互相学习。当时,济南成人学习英语的气氛真浓啊。 过了不久,电视台的也去了,人们把他们引到我们面前,专门让我代表大家介绍了这个英语角的前前后后。我记得挺清楚,第二天我去学校上班的时候(那时我在槐荫中学教英语),我们的后勤主任王树林老师远远的就给我打招呼,说潘老师昨天看到你上电视了。这一切就来的那么自然,那么突然。没有想到的是,电视台播出后的那一周,整个校园就是人山人海了,场面壮观啊,这么多对英语感兴趣的人呢。真真感受到了济南英语学习的热潮。从那以后,英语角的活动就没有断过。现在还依稀记着这些英语角学友的名字,边建农,周卫平,杨罗,夏炳军,张令全,宋宏来,王强,李刚等等,想起来的就这些了。

 

活动搞起来了,我们开始在质量上着墨。这就回到我们现在的正题了。有幸的是,通过济南市退休工程师协会的都老,都伍杨老师,大家都尊称他都老,我们同山东大学的英语老师联系了起来,朱泽汉,张育等老教授们欣然帮忙,亲临现场指导,不辞辛苦,专门去我们的英语角指导大家的口语练习。这对学子们真是及时雨,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这些老教授们的参与,把我们英语角的气氛搞得更活跃了。大家也知道了怎样利用英语角,先自己在家准备一个材料,英语基本能背下来了,到了英语角同大家分享,向老师汇报。这时候大家话题也就广了,不再是简单的你好我好你叫什么了,有题目聊了,有内容了,再通过老师和学友的参与反馈,英语口语的表达和发音都有较快的提高。

当时我们也经常举办英语的其它活动,例如英语专题演讲,借用济南郊区大礼堂进行专题英语分享,朱泽汉和张育老师还是义不容辞的给我们当评委,还记得他们坐在主席台上的样子。我和孙毅还去过朱泽汉老师的家,他那有着浓浓鼻音地道英语发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也一并感谢当时郊区团委书记许强的大力协助,免费提供给我们活动的场地。那时我们的活动真的不少,现在也忘了都忙什么了,那次教区优秀青年教师表彰大会都没去成,证书都是同去参会的朱希才老师代领的。这儿来个小插曲,当时交谊舞济南开始热了,我记得也有咱山大子弟去参加专题演讲活动,有的英语了的,也有的英语不是太强但也不想学的,跟我们聊起来说是冲着活动结束后的舞会去的,我们是联谊,不用票。哈哈,也谢谢出席。

86年我还领着学生去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呢。初二的学生,大概是每班两个共八个同学(这是我的学生安涛最近告诉我的,我是记不起来了)。 不久我有幸考取了山东大学外文系的英语语言学研究生。

再后来就少有参加英语角的活动了,英语角也形成了新的领导小组,后来听说李同学他们把这个英语角迁到了黑虎泉,就是现在的大名鼎鼎的黑虎泉英语角。至今仍有不少的英语爱好者参加。有机会肯定再去参加活动的。

 

作者简历

 

潘太猛

外文系89级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现为加拿大IBM华生医疗影像软件部高级技术支持。

 

上一条:【校友回忆篇】毕业情未了,永是山大人(周洁) 下一条:【校友回忆篇】山大感怀(孙梁)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