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年第5期“知新沙龙”在洪家楼校区成功举行。复旦大学陈忠敏教授应邀作题为 “腭裂患者病理语音的声学分析”的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时秀娟教授主持。

陈忠敏首先讲解了腭裂患者语音障碍的产生机制,另外指出手术不可避免地会损伤周边的肌肉,这都是腭裂语音产生的原因。其次,陈忠敏教授展示了其腭裂语音研究的声学研究成果,并提出,基于“H1-F1比值”及“反共振强度”两个参数,借助手机录音,医生可以远程评估患者的语音康复效果。如果该设想能够落地实施,必将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与时间成本,充分彰显技术造福民生的实践意义。
陈忠敏同时普及了大量声学语音学基础知识,并强调声学知识在病理语音研究中的重要性。讲座中,他充分肯定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时秀娟教授团队在腭裂语音领域的突出贡献,赞同[i]元音作为评估腭咽闭合功能的敏感音素的有效性。

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围绕讲座内容积极提问,从AI大模型对病理语音研究的冲击、腭裂患者感知与产出的关系及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等角度同陈教授展开热烈、深入的探讨。
讲座最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张昊副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讲座不仅内容丰富、视角独特,而且主题与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临床语音学必须以语音学为根基,聚焦语音障碍的精准评估与个性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