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外院人物 >> 正文
外院人物丨王熙:成为自己——明己所长,再塑新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0:33    作者:    点击:[]

编者按:王熙共青团员,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现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文体部部长、班级副班长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奖一等、山东大学三好学生、山东大学特长奖第29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所在团队曾获山东大学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写这篇文稿时,我整理着入学以来的荣誉证书,不由得想到一句歌词,“我可以复杂地介绍我了”。却又反复问着自己,这些奖项背后,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在我看来是极复杂的成长课题。思考良久,忽然发觉,如此只为成为自己。明己所长,补己所短,再塑新我。

踏浪拾星路,炼就自明心

“经历”,是愈合自卑的良药,是充盈内心的光束,是走向自知的坦途。

去年此时,我第一次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现在想来好笑,记得校赛时我一走出赛场,自己跑到卫生间哭了十分钟。因为难以置信,自己竟顺利完成了比赛,无论成绩如何,这段经历都缝合了我少年时代因为英语发音而被嘲笑的伤口。也正是因为这段比赛经历,那些我由于自卑和害怕而割舍掉的“演讲”“答辩”等一系列机会,重新填充了我的生活。而我也忽然发现,自己的长处竟然存在于被自己长久舍弃的部分,像是尘封已久、遍布尘埃的房间被拉开窗,扬尘恍恍落在阳光下。在那个桂花香散在风中的时节,我收获了宝贵的友谊、老师们温暖的帮助和首次国赛经历。主动去做,去尝试,已然是在给成长的历程做加法。

读过一本书上说,永远不要害怕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可我想,人们在面对未知时总会产生下意识的恐惧。那便让未知成为已知,不断尝试,不断经历,就不会再害怕,进而拼凑出完整的自我,实现自知自明。

枕本心为舵,驰入新沧溟

与“走出舒适圈”相比,我更喜欢“扩大舒适圈”这个说法。我认为后者意味着保守本心,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探索热爱与理性目标的交叉点,不断丰富自身,拓展能力范围的同时达到自洽。

为了实现深层次的“自知”与发展,我投身于各类文体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学科竞赛,不断探索个人最大潜能。图书馆有声自习室门口的消防栓箱上有几处银斑,连续背几小时演讲稿或复习备考累得眼晕时,我会站到它旁边喘息一会,再继续学习。为了妥善处理学生工作、学业与竞赛之间的压力,我必须认真规划自己的时间,尽力在每一个方面达到完美。协办大型晚会和体育赛事、参与舞蹈比赛、前往济南日报实习、投身支教与社会实践......追求完美带来的谨小慎微,再加上投身的事情繁多,我也时常觉得喘不过气。可当坚持住、走出阴霾,便能收获正向反馈,又见朗朗晴空。

大一入学时,我是一个喜欢在图书馆呆一整天的人,有任何其他活动介入都会让我对自己的计划安排感到焦虑。如今,到了期末周,我依然享受在图书馆呆一整天这样的学习体验,能摒除一切而进入心流状态。但是,我也慢慢开始学着把日程表排的满当当却仍能保持平静,着眼于高效处理问题,关关难过关关过。我想,这也意味着,我的舒适圈已然得到扩展了。我所求“成为自己”,亦是要求发挥最大优势,无限扩大舒适圈,建立稳固的精神内核,走向自如、自洽。


前行路漫漫,我的探索之路仍长远。愿我们成为自己,千帆过尽时,能坦然说出“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下一条:怀念大先生 | 翻译家赵少侯山大逸事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