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记忆:烟火气里的阳春白雪
2017俄语系 郑楚炜
山东大学的各个校区以专业区分。外院坐落于洪楼校区,已经历时九十载。我对于外院的记忆,便从洪楼校区的情致开始。
洪楼校区是规模最小但是资历最老的校区。校区中历时数十年的树木随处可见,构成了独特的校园景点——“小树林”。春夏时节,暖风熏人,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并非虚传。学校明白大自然的情致,在每一片小树林中都修建了桌凳,供学生选择使用。学子们在林中自习的风潮,伴随着日益繁茂的花木而日渐盛行,悠扬书声便朗朗不绝,已传诵了九十年。不得不说的是,尽管身处市区,但洪楼校区中并不喧闹嘈杂。曾有同学来洪楼校区找我游玩,一番欣赏后不禁感叹:“这里真像个养老院啊,又安静又舒服。”这是笑谈,但自有其道理。
抱琴自闲玩
洪楼校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猫多。校园里常有猫出没。温顺地趴伏在某辆自行车上,或者在图书馆里享受空调呼呼大睡。也有精明的猫,干脆守在食堂门口,食堂师傅在准备师生餐点之余,还要养它们,虽然费心劳力,但是甘之如饴。学校爱猫,也懂得如何呵护它们。所以山东大学动物保护协会应运而生,协会将学校里的每只猫都登记在册,与外界进行联系,来为猫做一些必要的手术并处理领养事宜。学校与学子的一以贯之的温情,最是在细微之处能够体现。
努力加餐饭
洪楼校区有三个食堂,其风味各具特色。各式时兴菜品可谓应有尽有。风靡一时的网红小吃,食堂师傅们也加班加点研制出来方便学生品尝。饶是用料十足,食堂也恪守着厚道的作风把价格一压再压,让“价廉物美”的招牌实至名归。食堂的主任干脆建起了微信群,学生们在里面给食堂师傅提建议,想点子。师傅们也兢兢业业,常常在中午还没下课时,就把一张张当日菜品的照片发布在群里,学生们看着手机暗暗选定,一待下课便直奔目标。
送我上青云
外院拥有众多名列前茅的学科专业,始终致力于为国家,为社会培育出色人才。学子们勤学数载,为人处事,都有着独特的“外院底色”。不仅富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而且朴实善良,大方得体。老师们曾经开玩笑道,“用人单位们都喜欢山大的学生,一看见是山大的毕业生,就觉得这个人又老实又聪明。”虽是戏言,却也说出了山大学子们的道德品质与学术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院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尊重学生们为自己的将来所作出的谋划选择。身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学校对我们的殷切叮咛显得更为直观深刻一些。
大四尚未开学,学院便为我们开展了多次就业考研宣讲会,会上介绍了每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建议,并针对学生们的提问进行详尽的介绍与解答。除此之外,学院也深化校企交流合作,还设置了线上线下两类招聘平台,即使是其他校区的学生,也可以及时接收到最新的招聘信息。
山大有一首很亲切的学子之歌,歌中唱道,”无论沧桑岁月长,哪怕海角与天涯,魂牵梦萦的眷恋,我的山大我的家”。进入校园,外院懵懂学子们装点色彩,增长学识,磨砺心性;毕业之后,学子们天各一方,各奔前程。年少时在此,可品味大学生活本身的妙趣;更可上下而求索,探求学业真理。这里有质朴无华的烟火气,更有阳春白雪,二者和而不同,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