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第四届多元文化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国际研讨会于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7:18    作者:田润润    点击:[]

2025年9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多元文化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召开,由外国语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通过腾讯会议同步线上直播。本届大会汇聚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围绕多元文化与跨学科教育的前沿话题展开探讨,推动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2102C


开幕式于20日上午8时30分举行,由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时卫国主持。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华发表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指出,本次会议致力于推动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教育发展,为文明互鉴和新文科建设注入活力,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随后,日本翻译家协会理事长叶谷渥子委托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祁吉曼博士生代为宣读贺词;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原副主任、著名作家、翻译家陈喜儒,山东大学教授刘凤君,日本大东文化大学荣誉教授田中宽也相继致辞,强调多学科融合与文化互鉴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1684A


主旨演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玲主持。陈喜儒以“巴金与中日文学交流”为题,回顾其与巴金交往25年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巴金在中日文化桥梁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田中宽提出“事态认知—把握—内省—表达”的跨文化研究路径,倡导将人文学科纳入整体人类学框架中,以重新审视全球共生关系。刘凤君通过比较骨刻文与彝文,从字体结构、书写方式、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论证骨刻文如何在迁徙中演变为彝文,并保留象形特征。日本爱知教育大学教授建内高昭则聚焦日本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探讨五年级英语课程改革后动机的变化及其长期影响。山东大学教授盛玉麒提出AI技术赋能语言学研究,通过多模态语料库推动理论、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1D06E


20日下午,第一、第二分科会平行举行,由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国强、浙江大学副教授胡文海、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侯占彩、济南大学讲师薛桂谭主持,聚焦文学、语言、教育、社会等领域。报告内容丰富多元,涵盖战争文学、俳画传统、语言接触、语法结构、文化象征与社会分析等多个维度,呈现出跨学科交叉的研究面貌。


20227

F3FC2

21日上午的第二场主旨演讲召开,由西南大学教授彭玉全主持。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教授李东哲指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逆差”问题,需从外语教育体系改革着手,培养更多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教授酒井顺一郎从语言、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留学生在日本职场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高校应通过职业教育加以回应。日本迹见学园女子大学教授安本真弓对比中日教材中“可能表达式”的使用方式,指出语义衔接和表达策略在两个语言体系中的差异。彭玉全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偏差,强调教学应侧重文化差异理解。时卫国对近代留日学生的类型、背景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


1AA03


闭幕式于11时30分举行,由时卫国主持,李东哲、建内高昭、王琪等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推动学术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方面的重要意义,并表达了深化合作、持续交流的共同愿望。


22A3A


        本届会议秉承前几届关注核心,聚焦全球背景下多元文化与跨学科融合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多维对话与交流,参会者不仅加深了对他者文化的理解,也拓展了本土研究的国际视野。会议彰显跨学科方法在解决复杂社会文化问题中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巩固了多元共融、协作创新的国际共识,为今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下一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晓霞教授做客外国语学院“文渊论坛”

关闭

Copyright © 2018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网站管理]  [办公信息登录]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17  传真:88378210